您好,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!老站,搜索引擎当天收录,欢迎发信息
免费发信息
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> 淮安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2017年CPA《税法》、《经济法》备考经验总结

2023/4/2 3:05:25发布55次查看
2017年报考了会计、经济法、税法三门,从五月份的时候开始看会计,主要是听课件,因为平时上班比较忙,所以虽然买了教材,但基本没怎么看,两个月时间,会计连一遍书都没有看,比较懒散。到了7月的时候,最后三个月了,税法和经济法开始同步发力看,主要买的教材是轻松过关1,并没有买教材。此时,会计已经放弃了,主要担心时间精力不够,还不如重点确保两门通过。这里面,税法大概花费了60%+的精力,经济法不到40%。主要是想把税法考个不错的成绩,经济法能过就行。那么重点就是最后的时间,我大致是这样分配的。
用了1个月的时间,把轻松过关1的辅导部分包括真题全部看了一遍,后面的练习题和模拟题此时还没有做。我一直觉得,辅导教材相对于教材而言,他把考点都提炼出来了,基本都是干货,而教材内容太多,你不知道哪些是重点、哪些是非重点,所以看教材效率不高,我们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通过考试即可,而不是要特别高的分数,钻研的特别深,但是教材可以作为辅助资料看,比如看到某个考点,想深入了解一下,那么可以翻翻教材,了解一下更全面的信息。这里要说的是,我下载了一个叫做万题库的app,我觉得这个app做的还不错,上面有部分课件视频是免费的,但是有些关键章节是需要付费的,本人只看了免费的,付费的一律没看,老师讲的还不错,基本上,他会告诉你每一章节以及整体哪些是重点,哪些是必考,哪些可以忽略,这都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啊,所以会让我们学习的人节省很多时间,有的放矢,毕竟时间有限。
这样下来到了8月中旬,开始第二遍看书了(辅导教材之轻松过关1),第一遍属于初步理解和消化的过程,第二遍是深入的理解过程,第二遍的时候,发现第一遍有些地方还是印象不深刻,略有加强,这样大约又用了不到一个月把辅导教材过了一遍,重在理解,章节练习还是没怎么看,主要是学习集中注意力还是不够,效率并不高。这样可能到了9月中旬,过了第三遍,基本套路还是过辅导教材,重在理解。注会考试,主要是考点太多,尤其是这两门法律,基本考试就是你对考点的记忆和一些简单的计算。这就是有些人认为经济法、税法比较简单的原因。在这两个月时间内,我主要的精力还是看的税法,经济法精力略少。
但是,随着考试时间不断的临近,自己也越来越有压力,学习的动力越来越足,效率也越来越高。在9月底的时候,经济法的章节练习和模拟题都做了一遍,这时候辅导教材看了至少有三遍,模拟题的成绩不理想,尽管他的题型很多是从章节练习提取拼凑的,但是也基本只有接近60%的正确率,这也让我开始紧张起来,也重视其经济法来。
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,经常会这样,某段时间看税法看多了,就喜欢继续看下去,而不想看另一门。所以,很多情况下,我是某一周搞税法,某一周搞经济法,或者前半周看税法,后半周看经济法,而不是每天这两门都看。
再说一下,对考试的整体了解,这两门考试基本都是单选24个,每个一分,多选14个题,每个1.5分,所以客观题45分,平时学习的时候会发现,单选题容易对,而多选题很容易错,后面的大体基本是固定的章节出题,类似的套路,所以有针对性的复习效果会很明显。
基本上,到9月底的时候经济法和税法,整体章节知识结构已经在我脑子里面有了框架了。在最后的国庆节和考试前几天一共13天,我改变了学习地点,以前在家里看书,是不是会躺在床上,看不到一会,可能就犯困了,效率非常低。后来去了图书馆看书,来了之后才发现,这段时间,在图书馆复习注会的人非常的多。整体氛围也好,所以消息效率非常高。在这几天,在看书的同时也做了剩余全部的章节题和模拟题,重点在于理解和消化,我复习侧重看书为主,做题为辅,不搞题海战术,因而没有买任何其他模拟题,我觉得轻松过关两套模拟题还有万题库app里面有近几年的真题已经足够了,真题我只做了近三年的,因为教材变化比较大,再之前的参考价值不太大,比如营业税去年就取消了,在看之前的包含营业税的就没有意义。做题是检验,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,发现薄弱环节,然后去补足。另外,做题,是熟悉考试套路,找找感觉,比如通过做题你就会发现,经济法的综合题怎么去回答,基本都是有套路可寻的。
另外,再谈谈考试前的准备,考试的题型、分布基本很熟悉了,所以要合理安排下时间,经济法我大致按照选择题30-40分钟,其余每个问答题20来分钟就足够了。而税法也基本类似,选择题按照40分钟左右,计算题按照每道题10分钟,这样最后两道大题每道有20分钟答题时间。整体考下来,经济法剩余20分钟,去简单检查了一下。税法,开始选择题做的很快,20多分钟,后面计算题消耗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多一些,整体答完试卷就剩下5分钟了,基本没有时间去检查,所以无论经济法还是税法,要确保答题的精准度,考试很少有时间去检查,这也是注会考试被认为难的原因,相对证券从业资格、基金从业资格考试,2个小时,你有可能一个小时多一点就能搞定,这是完全不同的。
事后总结:
1、如果时间充裕的话,还是买本教材看看效果可能会更好。我们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打满分,只要能及格就足够了,毕竟大家时间精力有限,没必要那么拼。从60分往上,每提高一分都需要很大的功夫,因为考点众多,你需要撒网式安排时间才能有效。所以,分配合理时间确保及格就好。
2、如果只看辅导教材提炼出来的考点的话,一定确保深刻理解,不宜过多搞题海战术,重在理解,做题只是为了熟悉考试套路,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盲点。虽然我认为今年的轻松过关1这个辅导教材整理的考点有些遗漏,但整体上如果把握的好的话依然应该能通过考试,不要指望着出类似原题,这几乎是小概率的。
3、养成善于梳理总结的习惯,我在最后半个月复习的时候,每个章节那么多知识点,有些是肯定会的,有些是还需要加深理解的,那么就把那些知识盲点用笔记下来,整理它个100条,后面反复强化,这样在后面的冲刺复习阶段就有的放矢了。
4、关于答题技巧和归总总结。比如税法选择题,单选题你能够准确判断正确选项最好,那么表明你对这个知识点全面掌握,知道他考什么,这是最理想的状态,有的时候你也可以用排除法,对的答案你不确定,但只要你确定其他三个都是错的也可以。再比如多选题,有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常理推断,有些选项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,那就排除,有些选项用了太过绝对的词语也值得推销,是不是错的等等。再比如经济法案例题,基本就是物权法、合同法的综合,再有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结合题、破产法、票据章节,必考的就这四类题型,你在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,通过近三年真题的演练,很容易掌握它的出题套路,其中很多是重复考的。再比如税法的有关企业所得税的大综合体,几乎每年都考这样的,先给你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,然后让你判断哪些调增或者调减应纳税所得,很多选项都是历年重复考了很多遍的,因为他就这些考点,所以你突击看看一下近三年的真题,基本你就知道可能考什么了。
5、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,去图书馆看书那几天,我觉得效率非常高,比平时高几倍不止。
这个手稿我考完试就写完了,直到成绩出来才发表。税法80.5 经济法72.5 ,经验供参考!
淮安分类信息网,免费分类信息发布

VIP推荐

免费发布信息,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-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-2
企业名录